一個人一無所有其實一點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無所有還有一顆玻璃心,所以別讓你所謂的自尊心,斷送了你的前程。
( 懂得放下「自尊」的 / 不懂得放下「自尊」的)
一個能夠放下自尊去做事情的人,看的是目標結果;然而過分強調自尊的人,在做事情的時候,總是希望有人陪自己做同樣的工作,那樣會讓他覺得不會那麼難堪。對於那些還停留在一窮二白階段卻又無比渴望成功的人而言,被過度強調的「自尊」都無疑是前進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自尊原本是個褒義詞,用於一個人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讓人知進退,懂榮辱。一個高自尊的人,為了贏得他人和社會的尊重,踏踏實實的拼搏奮鬥,嚴守社會的道德標準,永遠讓自己體面有尊嚴的活著。然而在一些脆弱而敏感的人,自尊卻成了要求他人的一件利器,面子比友情大,比親情大,甚至比天都大。
比如有些畢業生在家啃老,卻總關注著別人對自己的指指點點和誰從口袋裡掏出什麼牌子的煙這些問題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強調自尊著眼於小事,就做不了大事。
太要強太敏感的自尊,其實來源於自卑。
記得剛剛踏入職場,第一份工作就是隨行助理,那似乎是一份很風光工作,高薪、私人遊艇、豪宅豪車,接待的都是政商名流。就在自我認為應當被人尊重的時候,卻沒有發覺其實只不過是呼來喝去的滄海一粟。因為自己的能力只不過就是一個「開車門兒的」。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接待一個非常有錢商界老闆的時候,我沒有及時安排好他要喝的酒,於是被指著鼻子罵道:「你丫就是個傻逼!」
首先,請承認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差距。不要用我們之間是平等的這樣的鬼話來騙自己,別去憤憤不平世界的不公平,別指望別人用相同的態度來對待你,也不要斤斤計較自己心理陰影的面積。
人和人之間確實存在巨大差距,並且這些差距是有原因的。
承受是發力的前提。
馬雲曾經有一段視頻在網上瘋傳,1996年,這個又矮又瘦的年輕人騎著自行車,挨家挨戶推銷自己的黃頁,大部分人,甚至連門都不開。鏡頭記錄下了他曾經所有的窘迫與無奈,也見證了他許下的誓言,他說:再過幾年,北京就不會這麼對我,再過幾年你們都會知道我是幹什麼的。
- 首存1000送500
- 儲值換點3分鐘完成
Tags:
August 29, 2016 at 03:24PM
Open in Evernot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